Type-C接口连接器定义的最大电流为5A,保留了10A的电流定义以满足快充的要求,也受到终端厂商的青睐。同时,集充电、数据、音视频接口等功能于一体的Type-C非常强大,这个生态圈的建立将形成接口遍布全球的局面。但目前的问题是手机和配件的成本增加了,而一些接口功能定义还没有完全标准化,整个产业链还没有完全搭建起来。
要实现快速充电的普及,通用充电器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其实终端更倾向于做基于规范的适配产品。但是USB PD协议还没有最终确定,更早的PD 2.0协议还不能满足中国市场的快充需求(现在已经推出了USB PD 3.0)。在这方面,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CCSA)建立了企业与USB-IF直接技术交流的渠道,效果也非常显著。
相关人士也表示,PD规范成熟后,作为终端厂商,还是希望在接口上做进一步的创新。CCSA如何帮助企业确保创新和规范Type-C快充?比如企业推出的快充产品能否通过获得权威机构的第三方认证实现兼容和互操作?
快充技术口对type-c接口的影响
对于谷歌可能的强势做法,市场普遍认为一方面有利于设备安全和标准化,另一方面是在限制行业竞争和企业创新。有业内人士直言,谷歌试图主导Type-C生态系统,如果谷歌进一步限制不符合其标准的快充技术,QC、PE等第三方标准就不再适用。这会导致15W以上快充成本增加(Type-C表示支持3A/5V,不运行PD协议,不添加E-MARK芯片,如上图)。如何实现基于Type-C的低成本快充是下一步要考虑的问题。
手机适配器未来发展:两个方向中国是手机配件的重要生产国,市场规模和市场份额逐年增加。作为快充应用的重要端,手机适配器未来的发展方向当然值得探讨。
来自安森半导体的FAE工程师指出,未来适配器将走向两个极端,一个是标准的低价15W,而大于25W的则倾向于采用PD协议。前面提到的FA/FB/FC/FD协议都是高电压快充,平均输出功率在25W以内,未来会转移到成本更低的方案;FE协议属于大电流快充,平均输出功率25W-35W。在未来,电流和电压会同时增加。在这个方向上,比较成熟的方案是PD协议。
目前手机锂电池容量已经达到3000 mAh-4000mAh,充电速率从之前的0.8C提升到1.2C以上的快充速率,据工程师介绍,充电速率在2-2.5C左右的快充产品已经量产,3C以上的样品也已经出来了。而充电率超过3C的产品成本较高,尤其是8A的方案会有很多安全问题需要克服。